海内外媒体数据一图看懂 | 全球抗疫研究舆情分析


Jingyu Zhang

Jun 29, 2021

导语

本文会分 疫苗篇 和 药物篇 两部分,从媒体数据、图表、舆论走向分析,讨论全球抗疫医药类媒体声量。

数据来源:Meltwater,截至至2020年5月4日。

疫苗篇
疫苗临床试验阶段

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药品注册管理办法》,药物临床试验通常分期顺序进行,一般分为Ⅰ、Ⅱ、Ⅲ、Ⅳ期。

截至5月4日,我国已有3种新冠疫苗进入Ⅱ期临床阶段。

它们分别为陈薇院士团队研发的腺病毒疫苗、中国生物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研发和北京科兴中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研发的两款灭活疫苗。

  1. 1月29日已启动新型冠状病毒的疫苗研发
  2. 3月6日 我国开发新冠病毒疫苗开始动物试验
  3. 3月17日 陈薇院士团队研制的腺病毒载体重组新冠疫苗获批启动展开临床试验
  4. 4月9日 陈薇院士团队招募二期临床试验志愿者,启动二期临床研究
  5. 4月14日我国新冠病毒灭活疫苗获批进入临床试验(共3个疫苗获批进入临床试验)
  6. 4月27日 我国第四个新冠疫苗获批临床试验
  7. 4月28日中国已有3种疫苗进入二期临床研究

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的陈薇院士团队所受关注度最高,其率先研发出重组新冠疫苗,为国内第一支启动临床试验的疫苗。

此后,该疫苗又作为全球第一支进入二期临床研究的疫苗备受关注。

中国生物旗下的两个研究所,及北京科兴中维生物分别研发出灭活疫苗,也受到一定关注,但声量较小。

 

美国 3月16日美国宣布疫苗研制成功,进入Ⅰ期临床试验(Moderna)

中国 3月17日中国宣布首个新冠疫苗进入Ⅰ期临床试验(陈薇院士团队)

中国 4月14日中国宣布4月9日已启动全球首个Ⅱ期临床研究(陈薇院士团队)

德国 4月22日德国首款新冠疫苗获批在德国进行临床试验(BioNTech&辉瑞)

英国 4月23日英国新冠疫苗研发项目正式进入Ⅰ期临床试验阶段(牛津大学)

 

随着新冠病毒在全球肆虐,新冠疫苗的研发也进入了白热化阶段。各国都在积极研发新冠疫苗以抗击疫情。

美国《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 日前刊登标题为“事关利益与尊严,疫苗竞赛白热化”的文章拥有较高媒体触达率。

文中指出,疫苗竞赛的地缘政治与医学一样复杂。撇开商业价值不计,率先开发出治疗方法或疫苗,具有庞大地缘政治重要性。

 

《财富中文网》指出中国正在全力以赴寻找疫苗,以帮助结束新型冠状病毒疫情。

国内自主研发的疫苗若能率先获得批准并商业化,则很有机会在这场全球疫苗竞赛中展现出很强的竞争力,毕竟作为一个科技超级大国,中国政府近年来已经在生物技术领域投入了数十亿美元。

由此可见,即使各国疫苗目前还未上市,但通过舆情监测,已经可以看出各国不仅在疫苗的研发上鼓足了劲,宣传上也交锋激烈。

从3月份至今,全球中英文媒体共报道新冠疫苗相关新闻共17万条,美国、中国和英国的总媒体报道量排名前三。

其中美国第一支由Moderna研发的疫苗共被报道约1.9万次,陈薇院士团队所研发的疫苗共被报道1.7万次,德国BioNTech&辉瑞所研制的疫苗共被报道8千次,英国牛津大学团队的疫苗研发共被报道约1.9万次。

中美英的报道量较为相似,各国皆有积极报道本国所研发的新冠疫苗。

不过,美国、中国和英国的媒体关注点较为不同。

 

美国

美国媒体在报道和新冠疫苗有关的文章中更加宏观和分散,如提到多个公司的研究进展,疫情的影响,临床试验等。因此,在美国的重点话题中,重点不明确,主题较为宽泛。

 

中国

中国的相关报道话题主要集中在疫苗的种类上,包括(腺体)核酸疫苗、病毒载体疫苗和灭活疫苗等。

英国

英国的重点话题集中在疫苗的研究机构,如牛津大学。此外,英国还有2400篇报道提及中国,体现英国媒体对中国疫苗的研发也有一定的关注。

药物篇

瑞德西韦为何受到关注?

作为一款美国吉利德公司(Gilead)的在研广谱抗病毒药物,瑞德西韦被推上风口浪尖,主要得益于美国第一例新冠病毒感染病人今年一月在使用瑞德西韦后症状改善。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报道了案例,《科学》杂志也发表了相关文章。

01/新闻媒体端讨论

新闻媒体数据看,海内外关于瑞德西韦舆情呈现出一定差异。

国内新闻媒体讨论
从中国舆情趋势图来看,与瑞德西韦相关的舆情有多个非常明显的高峰,其中有三次高峰与重大媒体事件一一对应。

 

2月初期

此时,国内疫情正处于发酵期,瑞德西韦成为国内解决疫情的“新希望”。

2月3日,瑞德西韦临床试验正式在武汉启动。

即使关于瑞德西韦的临床试验才刚刚展开,但公众对于该药物期待过高,一时间谣言四起,甚至传出“短时间内已在761位患者身上“全部显效”的谣言,此后中日友好医院及时出面辟谣。

多种声音使得瑞德西韦在2月初达到舆论高峰。

4月23日

正当公众焦急的等待瑞德西韦在中国进行的临床试验结果之际,一份草拟报告于4月23日在WTO官网泄露。

尽管该报告迅速被撤下,但内容被媒体获取,其中数据也被公布,从而引起国内外舆情高峰。

该报告指出指出“瑞德西韦”不但未能协助中国临床试验病患,而且出现明显副作用,甚至对比没试验这种新药的病患,其死亡率更高。

此次泄露引起国内外一片哗然,吉利德公共事务室副总裁丘伊(Sonia Choi)立即发出声明,指有关结论是错误的,表示由于参与临床试验的人数过低,研究已提早结束,故以此发出的对比数据并无意义,研究结果尚无定论。

她表示,“瑞德西韦”仍具有潜在的益处,尤其是对确诊初期的病患者有好处。

4月29日

然而还未等该消息的风头过去,4月29日晚,我国王辰、曹彬团队发布在《柳叶刀》的最新研究表明瑞德西韦治疗重症新冠患者未见明显改善。

英国爱丁堡大学的John Norrie教授(未参与该研究)在《柳叶刀》同期发表的述评文章中评价到:“这项研究设计合理,是一项双盲、安慰剂对照、多中心随机试验,并且实施良好,具有较高的方案依从性,且极少失访。”

同日,据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报道,美国国家过敏和传染病研究所所长、首席传染病专家安东尼 · 福奇对白宫记者表示,他被告知,瑞德西韦的早期试验数据显示,用该药物治疗新冠肺炎患者,在 “缩短康复时间方面具有明显的积极作用”。

未提及柳叶刀的报道= 以下boolean的结果 – 提及柳叶刀的报道
(新冠 or 新型冠状 or “coronavirus” or “COVID-19”) and (“瑞德西韦” or “Remdesivir”)
提及柳叶刀的报道:(新冠 or 新型冠状 or “coronavirus” or “COVID-19”) and (“瑞德西韦” or “Remdesivir”) and (柳叶刀 or Lancet)

中美两种截然不同的说法再一次将瑞德西韦的舆论推向高峰。

通过舆情监测,我们发现在该争议爆发的三天内,国内的媒体报道柳叶刀的比重在4月30日和5月1日分别达到29%和24%。明显高于柳叶刀在海外媒体报道中的比重(17%和11%)。

海外新闻媒体讨论

与国内舆情差异较大,关于瑞德西韦的讨论,海外舆情总曝光量是国内舆情曝光量的2.7倍,但舆论高峰多集中在4月中旬以后。

一方面是由于海外疫情爆发的时间点迟于国内,另一方面是由于吉利德关于瑞德西韦的研究报告也是在4月中旬之后才首次发布。

4月16日

芝加哥大学递交了一份有关瑞德西韦的积极研究结果,该结果不仅促使舆论增长,还刺激了股市的上升。

4月24日

因WTO所泄露的数据,瑞德西韦在海外也被小范围讨论。

4月29日

但很快,因为安东尼 · 福奇和吉利德在4月29日发表关于瑞德西韦的积极发言,使得瑞德西韦的舆情再一次在海外转向了正面。


通过舆情监测,我们发现柳叶刀发表我国完成的瑞德西韦全球首项最高证据等级临床研究在海外媒体中也有报道,但比重明显小于国内。

海外对该争议的报道中,海外媒体报道柳叶刀的比重在4月30日和5月1日分别为17%和11%。

数据表明,海外舆情更加偏向于认同因为安东尼 · 福奇和吉利德的观点,即瑞德西韦在“缩短康复时间方面具有明显的积极作用”。

 

推荐工具:原汁原味境外医药行业英文新闻日报

02 /社交媒体讨论

 

瑞德西韦在国内媒体的舆情声量中,微博讨论瑞德西韦的声量占比达70%。

主要得益于各大媒体在微博上皆有相关报道,并附带#话题#,增加了相关信息的曝光。

选取微博上超过1000万阅读的主要话题,可以看出公众最关心的内容是瑞德西韦开展研究和研究结果出现分歧的内容,因此舆论高峰集中在前后两端。

总体而言,社交渠道的声量趋势与国内新闻媒体的声量趋势保持一致,在舆情监测前期因大众对“特效药”的急切期待而达到高峰,在舆情监测后期因多份不同的试验结果出炉而再次被讨论。

从情感分析来看,中文讨论中,持正面态度的声音与持负面态度的声音相差无几(2%的差异),超过80%的网友持中立态度。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中美临床试验结果相反的话题,讨论热度相对其他话题较低。

由于目前没有充足的证据说明瑞德西韦是否为新冠病毒的“特效药”,因此多数网民对该话题持调侃态度,并无明确的站队。

在社交媒体的讨论中,医疗和健康为最主要的行业信息。

其次政务方面排名第二,占11%,主要和各国政府的积极抗疫有关,如#日政府将批瑞德西韦为新冠治疗#、#美国FDA向瑞德西韦发放紧急使用授权#等。

而金融行业也有8%的讨论,和股市的波动有关。

海外国内社交媒体讨论

海外社交渠道包括Twitter,Facebook,Reddit,博客,论坛等。

从趋势来看,尽管中文的讨论总体声量在海外媒体渠道上较小,但呈现出和国内新闻媒体相似的趋势,疫情的发展影响着全球华人的关注。

中文讨论声音于2月初开始,关注点在于瑞德西韦将在中国武汉展开临床试验。

4月中旬后开始第二波讨论高峰,主要是由于瑞德西韦的多份报告出炉。

其他语种的讨论声量达约60万,以推特的讨论为主,达46万。而最多讨论的语言除英语外,还包括西班牙语和法语等。其他语种的讨论声量虽然较大,但舆论高峰集中在4月中旬以后,重点话题为瑞德西韦应用于病人的临床试验。

总结

  1. 我国疫苗研发处于全球领先位置,截止于5月4日,我国已有3支疫苗进入Ⅱ期临床阶段,其中以陈薇院士团队研发的腺病毒疫苗最受到大众关注。
  2. 美国在疫苗研发竞赛中也处于强势状态,但美国研发疫苗的目的更为复杂,除了抗疫的目的,还包含十分明显的地缘政治因素。
  3. 瑞德西韦在国内外新闻媒体报道中呈现巨大的差异。一方面是关注点的差异,国内媒体关注瑞德西韦开展研究和研究结果出现分歧的内容,因此舆论高峰集中在前后两端。而海外媒体更关注瑞德西韦的积极研究结果。另一方面是对瑞德西韦有效性的巨大争议。国内媒体有更多比重的报道提到了《柳叶刀》表明瑞德西韦治疗重症新冠患者未见明显改善,海外媒体提及《柳叶刀》的比重明显较小,而更倾向报道瑞德西韦在“缩短康复时间方面具有明显的积极作用”。
  4. 国内社交媒体中,公众最关心的话题是瑞德西韦开展研究和研究结果出现分歧的内容,但有关分歧的话题讨论热度相对较低,网民多持调侃态度而无明显的正负面表态。除了医疗健康行业被提及外,政务和金融行业也被提及,包括政府抗疫所做的努力及股市波动的情况。
  5. 海外社交媒体中,中文讨论话题和国内新闻媒体类似,而其他语种的讨论话题主要为瑞德西韦应用于病人的临床试验。情感分析显示,中文语种讨论者正负面讨论量相差无几,多持中性态度。而其他语种讨论者中有三分之一的人对瑞德西韦持悲观态度。

 

扫码订阅医药大健康行业境外新闻日报

推荐阅读:

软件领域“大众点评” G2 Crowd全球营销人最佳工具榜单解读:Adobe、Meltwater、Marketo、谷歌进入50强

热点分析 | 新疆棉花事件全球媒体分析简报

万字干货整理 | Meltwater线下沙龙:数据营销分享会

三大形式自救式复工:中国餐饮企业复工研究调查

外卖、直播、安心计划:中国酒店业复工研究调查

钻石公主号邮轮、东京奥运会和东京马拉松:疫情下的日本热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