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根本:社交媒体营销的六大常见错误


Feb 29, 2016

有些社交媒体营销的错误非常常见,以至于几乎每个数字营销人员和企业主都曾犯过这些错误。这些错误究竟是什么?本文列举了六大常见错误,企业可以进行自我检查并找到避免陷入这些社交媒体营销误区的方法。

  1. 误认为所有社交媒体平台都是一样的

对于刚开始接触社交媒体营销的市场人员来说,很可能所有的社交媒体平台看起来都是一样的。大多数用户都有个人档案、最新发帖、状态和吐槽、食物的照片以及他们最喜欢的网站的链接,当然还有一些有趣的视频。

但一概而论这些社交媒体平台是不明智的,因为它们本来就是不一样的。每一个平台针对的用户群体都不相同,它们运作的模式也不一样。举个例子,Youtube是用来发布视频的而Instagram则是发布照片的最佳选择。

  1. 缺少全公司范围的社交媒体使用准则

几乎每一位企业员工都在或多或少使用着某种社交媒体,不管他们是发朋友圈分享动态,他们都在发表自己的意见,很可能是在谈论他们所在的公司。

在互联网的世界里,即便是在一个私人的社交媒体账户里,也不存在绝对隐私。企业员工分享的一些内容到最后很可能给企业带来负面影响,尤其是当他们谈论的内容是关于企业产品和服务时。如果企业员工发出的是负面内容,这更会对企业造成伤害,即便员工所说的并不是事实。要知道网络舆情并不注重事实。

建立企业的社交媒体使用准则,确保每位员工认真阅读这些准则并签字。界定言论的范围:当公司内部还在讨论某个新产品或者服务的发布时,确保员工知道在社交媒体上讨论这些内容将被视为违约行为。

  1. 忽略求助信息和投诉

所有的社交网站都可以发送和接收个人的或直接的信息,用户和品牌之间也可以添加标签。用户还可以在企业的脸书主页上或者在推特上留言。尽管大多数的反馈会是正面的或者中立的,企业还要面对对它们失望的用户的投诉。

对于这些投诉,企业最糟糕的处理方法便是忽略它们。这会让粉丝觉得企业表现得非常怯弱,从而默认企业是有过错的。

对于每一个投诉,企业都有机会将其转化为一个积极的服务体验,证明企业是很重视消费者的。直面问题并明确地表达歉意和纠正错误的意愿。永远不要卷入到争论中并企图赢得这场争论。如果消费者失控了并开始使用粗俗的语言,那么企业应该告诉消费者,会通过私信的方式与其进一步沟通,但不会在评论区继续回复。这就体现了企业对这种情形的掌控能力,尽管它们很重视消费者,但并不愿意卷入到一场争吵当中。

  1. 没有利用社交媒体营销工具

大多数大型社交媒体平台,如脸书、推特、领英、Youtube和拼趣,都有自带的供商业人士使用的营销工具,以帮助它们接触潜在客户以及重新定位流失的访问者。

企业可以在新闻摘要的边框放置广告标语并推广网站、发送近期网络研讨会或者展销会的邀请。企业可以用关注者工具来搜索用户,根据他们的地理位置、年龄、性别甚至爱好。这就使得企业可以把信息传递给最需要这些信息的用户。

  1. 关注点赞和粉丝的数量而不是质量

看一眼企业脸书和推特上粉丝的数量。有多少粉丝真的是客户呢?用户喜欢企业主页的原因可以有很多,但喜欢并不意味着他们想购买这个企业的产品。

社交媒体营销的目的在于建立与消费者的联系,促使他们来购买产品。但如果企业的信息推广给那些根本不想购买产品的消费者,那么企业就是在浪费时间和精力了。

请记住,一个“赞”并不等同于一次成功的销售。专注于培养品牌忠诚度以及提升对于与企业在社交媒体上进行互动的真正消费者的辨别能力,企业才更有可能将粉丝转化为客户。

  1. “过分”地使用社交媒体

企业在社交媒体上可以做的事情很多,但有一些企业太过于投入了。企业如果犯了以下“过分”的错误,那么就应该及时检查以免适得其反。

过于频繁地发帖:“过犹不及”的说法是很有道理的。即便你的粉丝非常喜欢你的推送并与之互动,过于频繁的推送会导致掉粉。每天不要超过两到三条,如有必要,尽可能增加间隔时间。

过于频繁地点赞:作为企业,除非粉丝的推送或者状态中明确提到了产品或者服务,否则就不应该去点赞。

过多地使用自动发送功能:自动发送功能对于企业无法进行及时回复的情况很有帮助,如半夜的时候。但大多数社交网站都会显示发送的时间,因此粉丝知道什么时候是机器在回复他们。在即时回复当中,少量使用自动发送功能,使读者相信和他们对话的是人而不是机器。

大多数企业都会犯上述错误中的一到两个。但是既然知道了那些应该避免的错误,企业就可以专注于它们应该做的事情:开启与粉丝的对话。

推荐阅读:

人在假期,社交媒体战略可不能停

三招定位社交媒体策略

营销思维对话——竞争性分析(总结)

营销思维”对话——影响品牌认知(一)

如何衡量以往的品牌战略影响力?

品牌故事(二):怎样增进情感和依赖